首页 教育信息百科正文

的这首诗,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,曾火遍全网的治愈金句,原来出自这首诗

admin 教育信息百科 2022-06-09 09:01:55 319 0

  夜晚下班,回到小区里,看到两个老奶奶正在打羽毛球。

  她们的身影都有些佝偻,却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。

  我站在那里看着,原本有些郁郁的心情,好像慢慢开始变好了。

  我知道我所有心情的不快,都来自这两个字——“焦虑”。

  是在看着身边的同龄人都已事业有成,我却还在为几千块工资奔走时;

  是在父母一遍遍唠叨自己年纪不小了,该成家时;

  是在意识到爷爷奶奶的年龄越来越大了,不知道彼此还能再见几面时;

  甚至是在清晨照镜发现自己又多了一根白发时;是在看完一本书,而没能立刻变得深刻时;是在写好一篇文章,而没能得到期待结果时;是在朋友圈发一条心情而没能被关注安慰时;是在学一门课程而迟迟见不到结果时......

  我太着急了,太着急想要一个答案了,“想要风光的学位,想要瞬间的博学,想要意气风发,想要金光地走向喜欢的人”。

  我渴望着一劳永逸,却从来不肯付出足够的耐心与坚持,于是错过了现在,又将错过未来。

  可是生活在一遍遍地告诉我:

  “操之过急就会失败。他要我等,要我耐得住时间的寂寞,要我交付出足够努力堆砌在沉闷、晦涩的时光里,才肯将一切‘我想要’一点一点传递至我手里。”

  于是我明白了,它真正要嘱托给我的,是这10个字——“但知行好事,莫要问前程”。

  这两句诗来自五代诗人冯道的《天道》:

  穷达皆由命,何劳发叹声。

  但知行好事,莫要问前程。

  冬去冰须泮(pàn),春来草自生。

  请君观此理,天道甚分明。

  全诗意思是说:

  人的一生,贫穷还是富贵,冥冥中自有天意,又何必为此而长吁短叹呢?

  只要把握好眼下做的每一件事,不要去问将来怎样。

  冬天过去了,冰雪就会消融;春天来了,花草就会生长绽放。

  只要你能参悟这个道理,世间万事万物在你的眼中,就通透澄明了。

  它让我想到了“顺其自然”这几个字,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,而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。

  关于冯道,大家也许不太熟悉。

  他身处五代十国的纷纭乱世,一生历经五个王朝,先后效力于十一位皇帝,始终身居高位,被后世称为“官场不倒翁”。

  在后代许多史学家看来,“一臣不事二主”,才叫忠君爱国,因此对冯道这种“朝秦暮楚、改换门庭”的行为也便大为不齿。

  欧阳修骂他“不知廉耻”,司马光斥责他是“奸臣之尤”。

  然而在当时,冯道却声誉极高,被民众称颂。

  他的一生,可以说是对“但知行好事,莫要问前程”这10个字最好的诠释。

  有人是这样评价他的:

  “他不贪财,不好色,有才干,不结党,不树敌,有容人之量,知进退,关心民生疾苦。”

  他在官场上如常青树般屹立不倒,靠的不是溜须拍马、两面三刀,而是“从道不从君”的坚定立场,出类拔萃的德行,和真材实料的才干。

  换言之,他有足够的努力与坚持,砥砺耕耘,而收获自见。

  冯道还有一首有名的诗《偶作》,结尾两句写道:

  但教方寸无诸恶,狼虎丛中也立身。

  意思是说:只要心存善念,哪怕在虎狼窝中也能安身立命。

  它教给我们的,其实是一个同样的道理,那就是:

  做好自己,修养自己,强大自己,学会等待与坚守,一切你想要的终会顺其自然地到来。

  《时间之书》的序言里,余世存这样写着:

  “年轻人,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,而非焦虑时光。你做三四月的事,在八九月自有答案。”

  生命就是这样,生活就是这样,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风景,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收获。

  如果你特别心急,特别焦虑,特别用力,手忙脚乱,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。

  按部就班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,安静些,也用心些,渴求别那么强烈,慢慢地你会发现,一切你想要的,已然水到渠成。

  最后想要把三毛的这段话作为收尾,送给大家:

  “生活,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,我们不要焦急。我们三十岁的时候,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;我们生的时候,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。这一切,总会来的。

  我要你静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,也要你一定保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。”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sdcd.sx.cn/dcbk/12128.html

评论

文学调查信息网首页

https://wsdcd.sx.cn/

| 京ICP备100000000

Powered By 文学调查信息网

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

Honor accompaniments. theme qk_xmh